- 課程詳情
- 上課校區(1)
01:基礎性發聲訓練
聲樂歌唱與人們自然說話時的方法明顯不同:
人們平時說話時的呼吸屬天然動作,是先天自然形成的,吸氣很淺且多用嗓子,這時的聲音尖而散;而歌唱時的呼吸,比說話時的呼吸更擴大強化。需要有意識的強力吸氣到腰部的丹田部位,要求氣要足,這時的嗓子只是一個通道,全靠氣息維持。所以此時的聲音渾厚通透。不同的歌唱方式對氣息的多少要求又有細微的差別,此處只細細論及美聲中的訓練方法。
02:發聲前的基本訓練
1.打開喉嚨。打開喉嚨就是在正確的氣息支撐下,將口腔硬腭和軟腭適度地張開,讓聲音毫無阻礙的從腰腹部發出并穿過頭頂出來,不能擠壓聲帶使其變得尖而細窄。在這里一定要注意的是口腔的打開必須是要有所節制的,若打開的太過,會造成口腔肌肉僵硬。相反若打開的不夠,聲音則不具備美感。
2.發聲管道通暢。練習發聲時,氣息從丹田發出,由喉嚨直通頭頂。音域越高,氣息越往下沉,這時的聲音與氣息形成了一種對抗,而正是這種對抗,直托著聲音向上走。若呼吸過淺,喉部緊塞,發出的聲音就會給人一種不通暢感。好的歌唱聲音需要高中低聲區轉換自如,而且音色統一,這就使得在練聲過程中格外注意換聲區的訓練了。
3.嘴型及聲形的豎立。美聲的發聲要求嘴巴豎著張開,“豎”的聲音由于充分得到了咽腔、口腔、鼻腔和頭腔等腔體的共鳴,特別是頭腔的共鳴,使聲音音色變得豐富并且極富穿透力。這種“豎”是相對“橫”而言的,并不是像有些聲樂初學者一味地把嘴巴豎著張得很大,發出的聲音顯得極不自然,“豎”著張嘴是為了讓我們歌唱的時候音色圓潤且富有美感 ,與平時說話的聲音或其他唱腔的發聲方法區別開來。
03:呼吸訓練
1.吸氣訓練。歌唱時的氣息用一個很恰當的比喻來形容,那就是聞“花香”。想象自己走入一片森林,自己會忍不住地深呼吸一口新鮮的空氣。這里的深呼吸自然與平時的呼吸不能等同。這里就需要一種有目的的呼吸,要氣沉丹田。
2.呼氣練習。常見的訓練呼氣的方式是“狗喘氣”。這種練習方式很簡單,在身體站穩的前提下,上胸保持放松和自然挺立的狀態下,讓腹部肌肉有節奏的彈起,使口腔與鼻咽腔等呼吸器官做連續有節奏的快速吸氣呼氣便可。這種狀態類似乎狗在很累的時候的急促呼吸,因此被比喻為“狗喘氣”。
04:發聲技巧 訓練 1.在吸氣時,口鼻同時吸氣胸腔肺部充分張開橫隔膜下降,有足夠的氣息供給發聲。
2.在呼氣時,氣息支點集中在橫隔膜可以用一種快吸慢吐的方法,做無聲練習。
-
蓓蕾薩克斯俱樂部
地址:重慶市沙坪壩區陳家橋街道
電話:400-029-0976 轉 **** 查看號碼
授課老師 更多
-
李小川
少兒吉他培訓
李老師18歲學習吉他,師從葉登民名徒綿陽吉他協會會長楊林老師。從事吉他類樂器教學工作已經十幾年,已經形成了自己教學體系,教學風趣幽默、認真負責、擅于將興趣的激發與基本功和音樂理論相結合,讓學習者在享受彈奏樂趣的同時提升自己的演奏能力和音樂素養。 詳細
-
汪子雄
少兒樂器培訓
熊老師為重慶知名樂隊負一樓鼓手。架子鼓十級、吉他十級、MAOlivehouse 跨年如約演出參演樂隊鼓手、重慶青年音樂節冠軍樂隊鼓手、2021畢業音樂節參演鼓手、新疆烏魯木齊鼓樂之爭即興賽區一等獎、重大音樂節兩連續參演樂隊鼓手、overdrive音樂節參演樂隊鼓手、街舞popping國家體育總局公認四級教練。曾于幼教合作教學開展烏魯木齊第二屆“我是小小音樂家”幼兒音樂體驗展覽會,有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和幼兒到成人不同階層的教學理念和培訓,善于交際,為人樂觀,面對所有年齡的打擊樂學習者都有獨到的讓他們樂在其中的教學方法。 詳細
關于我們 詳情

重慶蓓蕾文化藝術基地是國內著名薩克斯演奏家王瑞剛老師于2017年北京成立,現與重慶音樂人畢升老師合作,于2020年在大學城北麓國際后街開辦成立工作室,藝術工作室分上下兩層、面積一共有490平米左右、機構光藝術類指導老師共計17名,課程顧問3名教務老師1名,機構負責人2名,老師都是各音樂類藝術類專業大學畢業的年輕指導教師,非常負責及年輕有活力。因為我們致力于為所有喜愛音樂類、少兒主持類、美術類、書法類的小朋友與及愛好藝術的成年朋友提供一個精致的學習空間。打造一個匠心的藝術分享平臺。因為喜愛我們會一直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