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語法易錯點以及新SAT考察的簡要分析
發布者:網上發布
SAT考試(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又稱美國學術能力評估測試)是由美國大學委員會(College Board)主辦,由ETS承擔其命題及閱卷工作,其*是世界各國高中生申請美國大學入學資格及獎學金的重要參考。SAT與ACT都被稱為美國高考,兩者都是中國學生想要進入美國的高等院校接受本科教育的敲門磚。
·SAT總分共2400分,分為閱讀、寫作和數學三部分,各800分。其中的語法部分是被歸于寫作的一部分。語法考試對于中國學生來說,并不是太難的一個單項,因為SAT語法和閱讀相比,不要求龐大的詞匯量和很強的閱讀能力,而且很大一部分語法知識點是中學里曾經學習過的。因此語法部分的難度小于閱讀,難于數學。但也正是和考生在高中時學的不一樣的那部分語法點,成為了SAT考生比較擔憂的部分。 SAT語法涉及的語法點比高中學到的更多,更需要貼近native speaker的邏輯去做題。不僅如此,在不遠的16年,SAT語法將面臨一次比較大的改革。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取得SAT語法高分,甚至有些好學生需要力求滿分,成為困擾SAT考生的一個難題。
在曾經帶過的SAT學生中,大多有著這樣的一些問題:
1)雖然學過基礎語法點,但是因為錯誤點較小,而不易發現。如代詞的前后一致、代詞的主賓格如何正確使用或者主謂一致,這些知識點是國內初中甚至小學學的內容,但是因為過于小,很多學生考試時候會一帶而過。這樣的題目都不難,甚至是非常的簡單,學生需要多多做題,多總結,提高對于錯誤的反應能力。
如:
The bright(A) fiberglass sculptures of Luis Jimenez has received(B) critical acclaim not only(C) in his home state, New Mexico, but also in(D) New York. No error(E)
分析:本題顯然主語sculptures是個復數,而謂語動詞卻使用了has,所以主謂不一致,應該把B選項改為have received
Hearing(A) the unexpected loud noise, Cindy, Leroy, and me(B) were so startled(C) that we almost jumped out of our seats(D). No error(E).
分析:本題中B選項和前文中的兩個人同時做主語,所以應當使用主格I,這是一個初中就學習過的知識點。但是很多初中學的不扎實的學生,恰好就是會在這樣簡單的題目上出錯,看到正確答案時再追悔就很虧。
2)錯誤點隱藏的比較深,需要對于句子深入分析。這類題目一般會涉及從句,尤其是定語從句,或者分詞/定語后置,等較為復雜的句型結構。這樣的句子會比高中學過的更難,因此需要學生一定要把做過的題,尤其是錯題,集中起來,分析結構和框架。什么是主語,什么是謂語,分的清清楚楚之后,再去做題。這樣的句式分析對于改錯題來說,是*好的復習方式。
如:
In order to prepare for the(A) speech, he was given(B) to all of the parent and teachers at the school, George practiced speaking in front of(C) a group of his friends(D). No error(E)
分析:he was given to he all of the parents and teachers是speech的定語從句,但是he was given to all of the parents and teachers 變為主動就是 X gave him to all of the parents and teachers 從意思上就可以看出這句話是說不通的。因此,B選項改成was to give
3)面臨到某些學校里未曾講過的考點時,不夠警惕。SAT除了在挑錯題(ISE)中考察句子的正確性以外,還在改進句子題(IS)中考察句子的簡潔性和標點符號等。這些是國內中學的英語老師幾乎不會講到,甚至完全沒有說過的語法點。對于這一情況,學生不僅要掌握基本的語法知識體系,還要熟知詞和句的有效性,和英語中不同標點的用法。做題不要一味追求量,而需要在練習句子改進題時不僅能簡單的選出選項,還要對錯誤選項進行分析,在分析錯誤選項的同時夯實語法知識,復習和鞏固語法點。對于一些比較難的IS題目,直接選擇難度非常大,只有通過排除法才可以選出,因此分析錯誤選項不僅可以提高做題速度,也可以提升正確率。
如:
Laura Ingalls Wilder published her first book and she was sixty-five years old then.
A. and she was sixty-five years old then
B. when she was sixty-five
C. at age sixty-five years old
D. upon the reaching of sixty-five years
E. at the time when she was sixty-five
分析:通過原句,我們能很容易看懂句意:LIW這個人,出版了她的第*本書,在她65歲的時候。這題原句沒有語法錯誤,但是不符合native speaker說話的習慣,而且使用并列表示用時間狀語從句就可以表達的內容,太啰嗦。B選項使用了一個when引導的時間狀語從句,不僅語確,語意也完整,并且非常的簡潔。
本題考察的正是correctness and effectiveness中的effectiveness,即正確性和有效性中的“”。正確性是指句子要沒有語法錯誤;有效性是指如果有兩個選項語法上都正確,應該選擇更有效的或表達更好的選項,這體現了SAT語法和國內初高中語法的不同之處,因為中國初高中的語法只強調正確性,并未涉及到有效性。做此種題型的步驟是先讀句子,注意句子中的代詞和動詞,看能不能直接看出錯誤,能直接看出就直接改正并選擇正確的選項;如果不能直接看出錯誤就比較選項,比較選項之間的不同之處,不同之處即是此題考點,結合考點排除有語法錯誤的選項,剩下沒有語法錯誤的選項,比較得出哪個選項更有效,最終選擇不僅語確而且句子有效的選項。
4)在這幾年的語法題中,有一種叫做“形近詞辨析”的考點折磨著考生。這類考點,很難復習,一般都是上課的時候,老師盡量總結,然后發給學生讓學習不斷熟悉。好比adopt和adapt,propel和repel,等等。這個考點,是近年來新出現的,一般都出現在IE題的倒數5題之內,如果大家做13年之前的真題,是很難做到這樣考點的題目的。建議考生從13年之后的真題里,總結“形近詞”考點的詞,老師上課給的形近字總結文件,一定要記得反復背誦。
除此外,我也經常聽到很多同學表示非常擔憂新SAT是不是會把之前的考點改的完全不同,而不敢學SAT。這樣的擔憂,完全是不必要的。我們以新SAT OG中的一道題為例。
好比:
【36題】考察句子的完整性。
先豎著對比選項,能看出是考察動詞在句子中到底應該使用謂語還是非謂語。因為because連接狀語從句是兩個完整的句子,A、C、D被排除。——fragment考點在舊SAT中無論在IS還是IE題中,都是一個典型的錯誤類型。需要學生對于句子的主干有著良好的分析能力。這道新題和舊SAT考題,基本可以說無異。
由上題可以得知,英語中的語法點,其實是固定的。英語中,尤其是寫作中,語法的知識點,就是固定的那些。只要把知識點學習扎實,練習足夠,保證細心,出題形式的不同并不會對考試有很大的影響。其次,根據新SAT的OG中可以看出,雖然整體難度有稍許的增加,但是改革后SAT語法的原考點的大部分都被保留了,這一點上對于之前學過老SAT又想備戰新SAT的學生來說,是個太好的消息,這意味著之前的學習并不是浪費時間。語法,一通百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