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網小記者】著漢服、制香囊、蘭湯凈手…魯網小記者的別樣端午
魯網6月8日訊(記者 殷會麗)著漢服、蘭湯凈手、系五彩繩系虎頭鈴、制作非遺手工香囊…這個端午節假期,魯網小記者們來到大明湖畔的尼山書院,開展了一次非比尋常的端午體驗之旅。
6月8日上午,小記者們來到洋溢著濃濃古風古韻的尼山書院。尼山書院為到場的每一位小記者都準備了一套漢服,身著漢服,蘭湯凈手、系五彩繩系虎頭鈴……一系列“流程”讓小記者們深切感受到了端午風俗的與眾不同。
活動一開始,小記者們就在夫子書院晏琳曼老師的指導下著起漢服,并行拜師禮。
提起端午節,人們往往會想起吃粽子、賽龍舟,卻很少有人會記起其他的傳統習俗。本次活動的一大亮點,就是端午傳統大課堂。晏琳曼老師為小記者們講解端午節的來歷、傳說、民俗,與其相關的人物與故事、詩詞。讓小記者們深刻了解節日背后的文化內涵,過一個能夠真正學知識、有意義的傳統節日。
更為驚喜的是,公益老師李芳用英語為大家介紹了端午的相關知識,別看小記者們年紀不大,但英語學得還真不錯,對李芳老師的小課堂,小記者們聽的是意猶未盡。
提問環節,來自燕柳小學二年級的張譯方對端午的來歷講述的頭頭是道,獲得了老師的稱贊和小記者們的掌聲。
講完端午節的傳統知識,小記者們在晏琳曼老師的指導下開始制作非遺手工香囊。現場,工作人員一邊派發香囊材料,一邊向小記者們講述各種材料的用途和各種香料的作用。在老師的指導下,小記者們開始了有趣的制作過程。此過程可謂紛繁復雜……小記者們既要精心布局用棉花包裹住所有香料,又要靈活動手,不能有一絲馬虎。不一會兒,一件件成品誕生啦!端午節小孩佩香囊,傳說有避邪驅瘟之意,香囊內有各式中藥,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看著自己親手制作的手工香囊,小記者們樂開了花。
在搶答環節,來自常春藤小學的秦百澤、李佳珊兩位小記者為所有的小記者贏得了五彩繩,她們將五彩繩一一分發給其他小記者。五彩繩既是五彩絲,又俗稱五色絲。早在東漢應劭著《風俗演義》中就已經記載說把它系在臂上可避除兵鬼、不染病瘟。家長為孩子親手系上帶虎頭鈴的五色絲線,寓意希望孩子健康成長,一生平安。
古人以蘭草湯沐浴去污為俗。活動最后,小記者們將漢服脫下疊放整齊后依次沐蘭湯凈手后離場。
- 魯網德州小記者內蒙古親子研學團在草原深處體驗最傳統的蒙古風情2021-07-23
- 這個六一活動有意義 魯網小記者保留換書大集兌換券作紀念2020-06-03
- “我們復工啦”|魯網融媒直播見證魯企“硬核”復工2020-03-27
- 這就是山東丨泉城市民漫步森林公園擁抱自然【最美是山“冬”】2019-12-25
- “重溫紅色記憶,追尋紅色足跡”——魯網棗莊小記者團開展紅色研學之旅2019-12-11
- 魯網小記者探班布拉迪斯拉發國際插畫雙年展2019-12-11
- 第二屆魯網小記者節暨頒證儀式在中建長清湖舉行2019-11-11
- 魯網主辦的第六屆品味山東全國網絡媒體濰坊行活動圓滿收官2019-11-07
- 魯網德州小記者擔任文化宣傳員 走進文化惠民消費季2019-10-25
- 魯網小記者成功體驗“把自然帶回家”微景觀制作活動2019-10-22